“润智研究生论坛”首期文献汇报笔记

发布者:杨芳发布时间:2016-12-23浏览次数:1800

1场文献报告题目:EPA法规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以美国造纸行业为例

 

 

 报告人:杨琴

 主评论人:周强,田靖,程秀英

 报告日期:20161214

 报告地点:敏行楼102

 

 一、文献背景

 关于环境规制与就业的关系问题,一种较普遍的观点是,环境规制可能鼓励企业采用资本密集型的新技术,这将降低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就业。但是,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环境规制影响的有限性等因素则可能弱化这一效应。对于这一问题,不用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本次汇报的文献是Gray等人2014年发表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上的相关论文。

 二、主要思路与方法

 作者以美国环保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简称EPA)对美国造纸行业企业的差别规制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EPA对美国造纸行业部分实施了空气污染管制与(或)水污染管制。按照是否受到管制以及管制内容,可以将美国造纸企业分为四类:没有接受任何管制,只接受大气管制,只接受水管制,同时接受两种管制。作者利用这种差别,基于1992-2007年美国造纸行业数据,对企业员工总数、企业生产员工总数、企业员工工时与企业员工工资水平四个因变量进行双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简称DID)回归分析,其中:是否受到环境规制与规制实行前后的两个虚拟变量交互项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同时加入地区特征,企业特征两组控制变量,如地区平均收入,地区平均工资,企业年龄与企业规模等。最后,作者使用倾向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简称PSM)对多组企业进行了匹配,匹配要素包括能源成本,企业年龄,县失业率,州的环保投票比例与县的环境质量等,并对使用PSM后的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

 三、主要结论

 作者发现:不管是否加入控制变量,没有使用PSM的几组回归结果显著性水平均不高;使用PSM后的回归结果显示,受到水污染管制的企业降低了约3%7%的企业总员工数,其他类型的企业的相应结果均不显著。对此,作者指出,环境规制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整体影响效果并不明确,需要谨慎看待两者的关系。

 四、汇报评论

 本文选择了很好的准自然实验,同时有两个类似实验进行研究。但是在方法运用上可能存在一些值得推敲和探讨之处:EPA选择企业进行环境规制时,这些企业本身可能存在某些共同特征,作者试图通过增加控制变量以消除此内生性问题,但这种处理方法的效果很有限。相应地,PSM在本文只是被作为一种稳健性检验的手段。是否可以考虑,通过适当的PSM匹配以更好克服内生性问题,增强结论的说服力。可尝试对不同的PSM匹配要素进行分析,可能会得到更有意义的结论。

 汇报文献

 Gray W B, Shadbegian R J, Wang C, et al. Do EPA regulations affect labor demand? Evidence from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4, 68(1): 188-202.

 

 

 

2文献报告题目:产业分工与劳动报酬份额

 

 报告人:夏琪琪

 主评论人:王渊,鲍鼎

 报告日期:20161214

 报告地点:敏行楼102

 

 一、选题意义

 Solow(1958)提出将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变动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两部分的双因素模型。以Solow(1958)双因素模型为框架并利用结构分析技术对我国的实证研究大多表明,产业结构效应的贡献度最高,产业内部效应次之。此后,我国有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次汇报的是胡秋阳2016年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一篇文章《产业分工与劳动报酬份额》。

 二、基本方法

 本文的贡献在于,运用投入产出理论构建产业结构模型,刻画了横向的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和纵向的最终产品价值链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决定关系,并进一步将之衔接于Solow双因素模型,从而扩展了其中的产业结构效应,得到了最终需求结构效应、价值链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结构效应三因素模型。

 三、结论总结

 第一,产业内部效应的总体贡献是最突出的,其次是产业结构效应。

 第二,本文深入分析了产业结构效应。从构成产业结构效应的两方面因素来看,价值链结构效应的贡献更大,最终需求结构效应的贡献最小。

 第三,产业结构效应的结构特征在前后期变动较大。前期的产业结构效应表现出结构升级型特征,进一步的因素分解表明,这是在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和价值链结构升级的共同带动下形成的。但是在后期,产业结构效应不仅没有延续结构升级的特征乃至进一步发展,反而呈现了逆结构升级的特征。

 四、文章的评价与答疑

 (一)主讲人对文章的评价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理论构建了产业结构模型,刻画了横向的最终需求产品结构和纵向的最终产品价值链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决定关系,并进一步将之衔接于Solow 双因素模型,从而扩展了其中的产业结构效应,得到了最终需求结构效应、价值链结构效应和产业内部效应三因素模型。该模型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是对双因素模型中的产业结构效应的因素分解,并且这一分解完整包含了产业分工视角下的横向分工和纵向分工两方面因素,其中的纵向分工因素是已有研究尤为欠缺的。通过这一因素分解,我们可以综合地从横向分工及纵向分工两个方面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式及各自对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不同影响。

 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工业等第二产业的增加值率水平在后期出现下降,价值链结构在后期也未能实现升级反而逆转。是什么因素以及在怎样的机制作用下导致出现这样的局面,以及如何进行调整引导等问题,都有待深入研究。 同时,本文对纵向分工中的开放因素的考察不尽完善。国外产业在我国生产分工体系中的渗透情况,以及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参与情况等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进而对劳动报酬整体份额的影响等,这些问题也有待通过非进口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以及国际间投入产出表等数据和模型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在2012的投入产出表已经公布的背景下,本文使用的是19972002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有些滞后。

 (二)疑问与答疑

  两位主评论人主要提出三个问题:1.里昂惕夫矩阵的推导;2.本文模型的前提假设;3.对于文中产业结构升级和逆升级的解释。

  对于第一个问题,主讲人现场给大家进行了详细推导,并结合论文进行了相应解释。对于第二个问题,主讲人解释,本文主要研究封闭环境下投入产出问题,这应该就是模型的隐含前提条件。对于第三个问题,主讲人希望在和文章作者进行讨论之后再对这一问题予以解答。

  汇报文献

  胡秋阳,产业分工与劳动报酬份额,《经济研究》,2016(2)82-96.

 

 

 

(论坛值班助理与稿件推送人: 2015级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杨琴;2016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