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智·研究生论坛”第三期文献汇报笔记

发布者:陈悦发布时间:2017-03-08浏览次数:1618

第1场文献报告题目:生态经济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报告人:倪晶晶(2015区域经济学专业)

    主评论人:鞠恬赵敏,杨颖

    点评嘉宾:孙文远,高纹,李想,刘智勇,颜银根,汪秋明

    报告日期:201731

    报告地点:敏达415

   

     一、研究背景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但该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形势。区域政府在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大都倾向于发展经济而把环境污染外部性转嫁给其它地区,或倾向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的外部化。因此,流域内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猛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因素突显。为了排除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生态经济化制度安排逐渐地被引入到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之中。

    二、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一)生态经济化内涵

生态经济化是指自然生态资源不能仅仅考察其生态功能,还要考察其经济价值,不能将它们当做免费使用的自由物品,而要视作有价的经济资源。

    (二)理论基础

    在总供给和总需求框架下,无论是有偿使用还是生态补偿的制度安排或是生态投资的制度安排,都无不在论证“生态资源有价”命题。生态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支付制度安排的理论分析表明投资于生态资源和生态产业是有利可图的。

(三)传递机理

付费 收入激励机制

补偿 损益协商机制

价格波动 价格传导机制

    1.收入激励机制

    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先从企业入手来筹集工业污染的治理资金是一条相对容易操作的方法,而且这也体现了政府在环境问题上可以通过二次分配的方式来协调区域内各经济主体的生态经济关系。

    2.损益协商机制

    补偿制度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经济化制度,只不过给予补偿或者获得补偿都不容易,需要协商,地方政府之间的协商是生态保护补偿战略得以执行的关键。

    3.价格传导机制

    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会伴随着供求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而变化,而生态环境往往会通过影响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来影响相关商品的价格。

    (四)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部分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级市2002-2008年的数据,被解释变量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核心解释变量为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和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实践,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分两种情况:一是从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总量的角度来考察,二是从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的结构方面将其分为生态保护的投资成本和生态保护的机会成本,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实践采用虚拟变量,控制变量为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生态补偿资金总量估算方法下的计量模型:

    从生态保护投资成本和生态保护机会成本角度设定的计量模型为:

    分析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量效应表明生态补偿资金总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然而,就生态资金的结构效应而言,不同类型生态补偿资金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实践正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而且高于实践中生态补偿机制在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三、主要结论

    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等生态经济化制度不仅有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而且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同的生态经济化制度安排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贡献程度各不相同,在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上也呈现出差异。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呈现出补偿资金的结构差异,基于生态保护机会成本的补偿模式较之于基于生态保护投资成本的补偿模式而言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汇报点评

    本篇汇报的选题新颖,视角独特,从生态资源的内涵、理论基础和传递机制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入生态经济化制度中的两个部分——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这在后面的实证研究部分对生态经济化制度这一重要的解释变量进行了分解,探讨生态经济化制度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更细致化地研究不同生态经济化制度对区域发展协调性的影响,使得研究更深入。关于作者从人口流动迁徙视角对“区域发展协调”这一被解释变量的衡量指标的选择(流入人口与流出人口的比率或净流入与净流出的比率)非常具有新意。

    但是,论文也存在些许不足,首先,作者没有很好地界定哪些资源属于生态资源;其次,本文将研究区域放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又受政策影响年份有限,样本数据不够丰富,这些可能会影响到实证结果的准确性;还有本文只有一个控制变量,是否需要增加些控制变量;最后,不同制度以及创新制度安排没有进行细致研究,缺乏具体案例支撑。

    现场嘉宾老师对汇报给予了肯定,并建议汇报人在归纳整理汇报素材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的想法,争取能够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毕业论文结合起来,通过汇报要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对今后学术研究要有所帮助。 

    汇报文献:

    沈满洪,程华,陆根尧.《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26-242。

 

 

 

2汇报报告题目:核心-边缘模型的解读——选自《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第三章

   

    报告人:王光丽2016区域经济学专业)

    主评论人:朱星姝,鲍鼎,夏凡

    点评嘉宾:孙文远,高纹,李想,刘智勇,颜银根,汪秋明

    报告日期:201731

    报告地点:敏达415

    一、研究背景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 新经济地理无论是在理论方面, 还是实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入门者,还是要从理论根源、模型建立方面认真揣度。主流经济学中缺乏空间维度并不意味着他们不想将空间因素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中,只是他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而已,直到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为此提供了合理的工具:则是打破传统新古典经济理论无法放弃的规模报酬不变范式,把源自规模经济的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纳入一般均衡模型(D-S模型)。并且克鲁格曼借助于“冰山运输成本”、垄断竞争以及规模报酬递增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框架。

    二、研究思路与基本内容

    (一)核心-边缘模型的理论基础

    D-S模型建立了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的需求之间的两难选择如何达成均衡的框架。在消费者需求方面,显示出多样性偏好,而在供给方面,每个企业在生产某一产品上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的特点,意味着每个企业将只生产一种产品,具有对这种产品的垄断性。

    在我们的模型中所使用的消费者双效用函数如下:表示消费者消费工业品在总收入(总支出)中的份额。

    1.外层效用函数: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假设所有消费者的偏好都相同,同时消费工业品和农产品,又假设农产品只有一种类型,设为计价物。

    2.内层效用函数:不变替代弹性CES函数

    最后,克鲁格曼借助于“冰山运输成本”、垄断竞争以及规模报酬递增构建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框架,“冰山运输成本”并非单纯指运输成本,而是包括将工业品出售到另一个区域的所有成本,是对贸易成本的一种技术化处理,它假定贸易成本表现为工业品从始发地到目的地途中发生的损耗,如同在海洋运输中冰山融化掉的那部分冰。

    (二)核心-边缘模型的基本假设

    核心边缘模型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1991年发表的著名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一文中提出的基于D-S垄断竞争模型的核心—边缘(CP)模型,这个模型通过数理分析表明的是一个最初具有对称结构的经济系统如何通过制造业人口的迁移内生地演化为工业核心区和农业边缘区。C-P模型的基本假设可以概括为两部门、两区域、两要素。

    1. 两部门

    指的是只存在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工业部门用下标M表示,农业部门用下标A表示。工业部门是标准的DS垄断竞争部门,每个企业都使用一定量的工人作为固定投入F,每生产单位产品还使用一定量的工人作为可变投入am,用于购买这两部分生产要素投入(工人的劳动)的支出(工资)w,构成企业的所有生产成本为:w(F+am·x)。农业部门是完全竞争部门,规模收益不变。所有农产品都是同质的,不论产量如何,每生产单位农产品都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农民进行劳动投入。

    2. 两区域

    指的是最初呈对称状的北方和南方,在下面的推导中北方没有上标,南方用上标*表示,整个经济系统用上标W表示。两部门的产品都可进行区内和区际贸易,但贸易成本有所不同。农业品的区内和区际贸易都是无成本的,工业品的区内贸易无成本,但区际贸易存在所谓的“冰山运输成本”。

    3. 两要素

    指的是工业的劳动力工人,用字母H表示,和农业的劳动力农民,用字母L表示,整个经济系统中工人和农民的数量都是固定的。农民在两区域对称分布,不能跨区迁移;工人初始时也在两区域对称分布,但可以跨区自由迁移。无论工人在区际间如何迁移或企业的分布状况如何,两区域在技术、消费者偏好、产品的贸易成本等方面都是对称的。

    三、主要结论

    

    核心-边缘模型的分析思路可以粗略概括为,求解包含了工人的空间跨区域流动因素的垄断竞争均衡。模型的核心结论可以用上述“战斧图解”形象表示。图中横轴表示贸易自由度,其变化区间为[ 0,1],纵轴表示北部的工人份额,其变化区间也是[ 0,1],纵轴取值1/2意味着工人在两区域对称分布,因而它表示对称结构,SH取端点值0或1则表示聚集结构。图中粗实线所示的对称结构和两个核心-边缘结构都是稳定的均衡,弧虚线上的点也是均衡,但是不稳定。特别地,当贸易自由度介于维持点与突破点之间,也就是如图所示的“重叠区”即∈()时,无论是对称结构,还是两个聚集结构,都是稳定的均衡,这就是所谓的多重稳定均衡,在重叠区范围之外,经济系统只存在单一的稳定均衡,它要么是对称结构,要么是聚集结构。而在的位置说明,贸易自由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开放时,一旦到达此点,便会从对称结构突然跳跃到核心-边缘结构。

    (一)本地市场效应和本地市场放大效应

    本地市场效应指的是如果某种外生冲击改变原有需求的空间分布,扩大了某一区域的需求,则大量的企业改变原来的区位,向该区域集中,这是一种聚集力。

    (二)循环因果链

    1. 与需求关联的循环因果:

    假设两区域的初始对称状态受到轻微扰动,这种扰动由少量工人跨区迁移造成。这样,原有的区域对称状态就遭到了破坏,根据市场接近效应,就吸引企业而言,北部的优势强于南部,从而南部企业有向北部迁移的倾向,这就产生了一个聚集力。

    2. 与成本关联的循环因果:

    工人由南部向北部迁移造成的扰动还产生另一种影响,这就是增加北部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根据生活成本效应,这将导致北部生活成本的下降将进一步吸引工人从南部向北部迁移,这产生的也是一个聚集力。(三)内生的非对称性突破点的存在还意味着聚集现象完全可以由经济系统内生的扰动引发,它无需借助外生力量就能实现。

    (四)突发性集聚

    突破点是区域的对称结构能够保持稳定的最大贸易自由度,一旦贸易自由度超过突破点,经济系统将从区域对称结构跳跃性地改变到聚集结构并保持稳定。

    (五)区位的黏性(路径依赖)

短暂的冲击会促使经济系统从一种稳定均衡转入另一种稳定均衡,但如果冲击消失后,经济系统却并不会恢复到冲击前的稳定状态,因为被冲击后的新路径紧紧黏住。

    (六)驼峰状聚集租金

    当经济系统已经形成聚集结构时,由于所有工业都集中在核心区,因此核心区的消费者消费工业品无需支付贸易成本,而边缘区的消费者消费的所有工业品全部需要从核心区进口,自然要承担贸易成本,也就是说,核心区的生活成本低而边缘区的高。计算表明,聚集租金随着贸易自由度从维持点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略呈“驼峰状”或“倒 U形”。

    四、汇报点评

    核心—边缘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山之作,给予了后面研究者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它把空间这一维度纳入到传统的经济理论当中,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将空间维度作为考察对象,我们可以得出经济体空间不均匀分布的内在机理。核心-边缘模型对于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变化都具有较高的解释价值。这一模型对于处理分析一些城市与乡村的关系,还有国内的一些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关系,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等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很难满足核心边缘模型的假设条件。比如说假设条件之一是要求任意两种工业品具有相同的替代弹性。很明显,这与现实情况有很大的出入,比如汽车与衣服基本上是不能够替代的。因此我们也要考虑到它的现实意义。其假定条件非常苛刻, 很多方面与现实存在着巨大差距,很多因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还不能纳入分析框架。虽然现有模型在数理分析方面严谨得近乎完美,但是要根据纯理论模型建立可以预测未来、指导决策的实验模型是极其困难的,即使是对模型的实证分析,目前也进行得异常艰难。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对于评论人提出的模型假设过于苛刻的问题,现场多位嘉宾老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有老师指出,经济学很多模型都是在有假定的情况下推理出来的,假定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研究问题的核心部分;对于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经典文献,要认真思考其学术价值和核心创新所在。汇报人还与嘉宾老师就如何阅读英文文献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有老师建议,将文献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养成撰写文献笔记并适时修订更新的习惯。对于经典的英文文献尤其是理论建模文献,要有定力反复研读,并在阅读中不断补习和巩固相关知识,多与老师和同学讨论。突破了文献阅读关,后面就会自觉地把文献阅读和笔记整理作为一种日常的研究习惯。现场嘉宾老师们鼓励在座研究生,一定要勇于突破自我,有意识提升自己的学术阅读和学术表达能力。

    五、参考文献

    1.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3): 483-499.2. Dixit A. and J. Stiglitz,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ion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 67(3): 297-308.3. 安虎森. 《新经济地理学原理》第三章(节选).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55-127.

 

 

 

 

    参会指导教师:孙文远老师,高纹老师,李想老师,刘智勇老师,颜银根老师,汪秋明老师

 

    论坛值班助理与稿件推送人:2015级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倪晶晶;2016级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王渊